歡迎來到肇慶西江醫院官方網站!

【光明日報】顯微取精技術,為無精子癥患者“生”的希望

2022-11-09

  近日,廣東肇慶西江醫院針對一名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實施了顯微鏡下睪丸切開取精術,不僅找到了精子,還成功培育了3枚優質胚胎;該技術的成功實施,讓當地的非梗阻性無精癥患者也有了生育“親生”后代的希望。

  實施肇慶市首例顯微鏡下睪丸切開取精術的主刀人,是來自廣東省肇慶西江醫院男科診療中心主任劉武江博士。據介紹,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是指輸精管道是基本正常的,但睪丸產生精子的功能嚴重受損或完全喪失,使得射出的精液里面沒有精子。該情況是男性無精子癥中最嚴重的類型,約占無精子癥的60%~75%。以往,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只能通過領養或采用供精人工授精來獲得非血緣關系的后代。但隨著睪丸顯微取精結合卵胞內單精子注射技術的應用,能夠使部分無精癥患者也有機會生育自己的后代。

  “顯微鏡下睪丸切開取精術是目前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提取精子的最佳手術方式?!眲⑽浣硎?。通過顯微鏡放大10~25倍的情況下,尋找局部生精較好的區域,然后提取可能含有精子的生精小管,并在胚胎實驗室的輔助下,于200~400倍的高倍顯微鏡下去尋找精子,然后在實驗室內進行卵胞內單精子注射,進而培育出屬于自己的胚胎。目前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術后并發癥少,是主流的手術方式。

  可是,顯微鏡下能找到精子的幾率能有多高呢?劉武江坦言,“總體概率在40%~50%,要根據不同的病因來進行分析”。而且,如果首次手術失敗了,二次手術取精成功的概率約為18.4%。

  除此以外,針對大家都比較關心的顯微睪丸取精術后懷孕的成功率問題,劉武江也給出了一些數據作答——對于非梗阻性無精癥患者來說,獲得精子后的胚胎培育成功率約為20%~40%;至于最后能否移植成功(在女方子宮腔內成功“播種”),還需要看培育出來胚胎的質量。

  通常來說,胚胎學家會通過觀察胚胎外觀形態的各種指標對第3天、第5天的胚胎進行評分,從中挑選出1~2個優質胚胎進行移植,從而提高患者試管成功率。但劉武江博士提醒患者們,“不必太過糾結胚胎的評分高低,因為除了胚胎的質量,女方年齡、子宮內膜環境、母體激素水平等都會影響移植的成功率”。因此,更重好的是整個輔助生殖過程中身體的綜合治療與調理。

  據悉,全世界約10%~15% 的育齡夫婦有著不孕不育的問題,問題不一定出在女方身上;數據顯示,男性因素約占30%~50%,而無精子癥患者約占男性不育癥患者10%左右。因此,當孕氣久久不至,夫妻雙方都應同時來檢查。(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雷愛俠)

分享

0758-2899999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西江北路37號(肇慶市體育中心西門正對面)

公交車: 1路、7路、9路、13路、18路至體育中心站下車往過來方向行200米左右即到。

自駕導航:肇慶西江醫院


友情鏈接: 肇慶試管嬰兒
Copyright 2021 肇慶西江醫院?, 歡迎來電咨詢!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42309號
a成人小说网站在线观看